Submitted by cardiffci on
两年零八个月,英国的执教工作告一段落,回顾在英国的日子,慨叹时光匆匆,见面仍如昨日,转眼已是离别。回国前的一周,参加各种离别的聚会,有人问我“你回国后会最想念英国的什么?”最想念英国的什么?我也在问自己,是伦敦的繁华?是北威的恬静?是正宗的英伦口音,还是那道炸鱼薯条?太多的记忆,太多的怀念,如何从中挑选出那个最想念的呢?我想了一会儿,最后确定的说“这里的人!”,是的,这里的人!我们会看很多风景,我们会品不同美食,这些在我们的视觉里,味蕾中留下记忆,但是那些相处过的人,会留在心底,不论何时想起,除了记忆,还会有一份温暖!
住了三年的“家”。北威尔士Conwy小镇一栋176年老房子里,一对英国老夫妇和他们从中国收养的两个女孩儿,不论是他们,还是我,在2016年12月2日之前,都从来没想过我们之间会有何种交集,但是命运就是这么奇妙,让我入住了他们的房子,做了将近三年的“家人”。
夫妇俩热爱中国文化,厨房里有他们收集的中国瓷器,书架上有英译的汉语书籍,女主人Angela喜欢中国丝绸,男主人Richard偏爱传统书法,家里还有他们在拍卖会上拍下的中国清代文人砚台。夫妇俩带着两个小女孩去中国旅游很多次,游了张家界,看了上海滩,Angela感叹长城的雄伟,Richard赞赏苏州园林的雅致,每每谈到中国,夫妇俩总是兴致盎然,跟我说他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中国,问我他们不了解,感兴趣的问题。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既古老神秘,又现代开放,东方魅力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Richard和Angela非常鼓励两个女孩儿学习汉语,去中国游学,还经常带着女孩儿们去中超购物,跟我约时间让我教女孩儿们中式烹饪。Angela告诉了我他们这样做的理由,如果有一天两个小女孩儿想回到中国找她们的亲生父母,女孩儿们要可以用汉语和她们的生父母交流,当我听到这个理由的时候,心里除了感受到暖意,夫妇俩对两个小女孩儿无私的爱更加让我感动!
自己独处的时候,我常常回想在英国经历的事情,相处的人,时常暗自庆幸,自己确实是一个幸运儿,身边所有的人,不论是房东还是同事,给我最多的感受就是——温暖!
Aberconwy Secondary School,这座带着威尔士语名字的学校,即使时光荏苒,岁月交替,我也确信自己在多年之后,仍然会清楚的记得学校门前的木雕猫头鹰,门厅的奖杯展柜,长长的走廊通向Modern Foreign Language Office,推开门,是正在喝咖啡的Nia和Jenette。
Nia是学校孔子课堂的负责人,平时跟我接触的最多,各种汉语活动都由她组织和安排。Jenette是年级主任,她的女儿在我的班上学汉语,她自己带着学生们参加了两次汉办组织的China Trip。原本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给了我工作上的巨大支持。
学校每年有两次大型的汉语活动,中国春节和端午节,每次在活动之前很久,Nia就会和我商讨如何安排时间,组织人员,利用一切机会在学校宣传孔子课堂,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Jenette给人的印象就是干练,热情,似乎有永远使不完的精力!她的头脑中总是有各种新奇有创意的想法,庆祝春节的时候她安排学生表演舞狮,连reception的工作人员也跑去观看,和她一起工作,永远不会感觉无聊!
2019年的端午节活动是我在任期间最后一次大型活动,也是遇到问题最多的一次活动。Nia给周边小学发了邀请函,但是学校回应速度不一,人数始终得不到确定。终于得到确切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又因为校车和食堂的问题让人挠头,这期间Nia不断和各个学校,各个部门沟通,终于在7月初邀请了5所小学的190名学生到孔子课堂参加端午节主题活动。Jenette在活动当日给小学生们上了内容丰富的中国文化课,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屈原的故事,以及龙舟的结构也有所涉及,所以在活动最后一个环节制作龙舟竞赛中,小小的三年级的学生们用废旧的纸板制作出了非常精美龙舟,有的还写上了中国汉字:你好!
所有的遇见都是美好,所有的相处都存感动,我曾开玩笑的和朋友说,硕士学习是三年,在英国的生活也将近三载,这点点滴滴的岁月,积累起来的不仅仅是听到更多的学生跟我说:你好,不仅仅是中国烹饪课上孩子们品尝中餐时露出的笑容,还有所有遇见的人,相处的情。挥手说再见,道一声珍重,在英国留下一份想念!
(图文: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