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ffci 发布
英国当地时间2月13日,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系列春节活动在Zoom云端如期举行。过年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名片,孔院英方经理Christine与孙甜老师前期与社区图书馆负责人联系,精心策划了春节中文体验活动,中国春节民俗文化讲座,中国画与剪纸艺术等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同来自卡迪夫大学和当地社区的80多位参与者一道喜迎牛年,同贺新春。
中文体验活动由曲凡和田林艳二位教师主讲,旨在帮助参与者了解中文,认识中文,感受中文及其文字的魅力。在一个小时的语言体验活动中,两位老师通过介绍中文的语音语调、讲解常用的礼貌用语,向参与者门展示了中文的魅力。大家不仅学习热情高涨,不少参与者甚至学以致用,能够偶用简单的词句来回答问题,惊得老师们连连称赞。
参与者认真学习数字
何玲老师和孙甜老师紧接着介绍了中国农历新年的起源和演变。 随后,她们通过生动的视频和图片,图文并茂地讲解了从腊八到元宵节期间的各种民俗文化,如除尘、张贴春联、祭祖、放鞭炮、团圆饭、守岁、压岁钱、拜年等。
活动参与者认真聆听春节的各种民俗文化
春节系列活动的动手参与环节气氛最为热烈。孔院志愿者老师林佳颖简要介绍了中国剪纸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古代神兽图腾到古代圣人名人,从单纯的一个物象到一幅可讲述某一故事的场景画。随后,带领参与者们体验了一次牛年剪纸,藉此让大家对中国的新年习俗和传统文化有一次直观的认知和了解。
参与者同主讲老师一起展示剪纸成果
中国国画环节由教师陈劼主讲。在领略过历代名画之后,主讲教师开始对梅花画法进行了细致的教学并带领参与者门尝试作画。参与者们一一练习,简单的圆圈组合也在画纸上渐渐生动起来。之后,为了让作品更显生趣盎然,老师让学员们用曙红以“点染”法画梅,自由创作并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幅梅花作品。
陈劼老师展示梅花的绘画手法
孔院教师在新形势下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一人可以同时动用手机、电脑和IPad的不同功能,一边解说一边给观众演示和教授作品,给大家留下了来深刻印象,消除了大家对网课的偏见和疏离感,大获称赞。此次春节系列活动不仅表达了孔院人对祖国的祝福和挂念,也让当地的英国人融入了中国春节欢乐的海洋。伴随着牛年的崭新开始,威尔士地区的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事业也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供稿:孙甜
供图:林佳颖
审校:林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