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ffci 发布
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自1月份以来,在卡迪夫及周边中小学广泛举办“中国周” 活动并开设“威尔士汉语证书课程”,取得了良好成效。这是孔子学院实施“威尔士中小学汉语教学项目”的第一期工程。
“威尔士中小学汉语教学项目”计划在3至5年内在威尔士全境的主要中小学(50所左右)逐步实施汉语教学,使汉语具有与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外语课程平等的资格,成为威尔士中小学的现代外语选修课。
“中国周”是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为当地中小学量身定做的汉语教学‘套餐’,内容包括汉语体验和中国文化体验,每周集中教学10小时。孔子学院组织了教师‘小分队’走进中小学课堂,教孩子们学汉语,介绍中国文化常识,教授毛笔字、太极拳、剪纸、编中国结等。每一期“中国周”结束时,孔子学院的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表演,邀请家长到场观摩,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为学生颁发证书。Coed Glas, Peter Lea,St. Mary’s ,Oakfields, Ninian Park, St. Fagans 等六所小学的两千余名学生参加了“中国周”活动。继“中国周”之后,已有两所学校开设了课外汉语兴趣班。另有一所学校正式开设了20周的汉语课,由孔子学院教师授课。到四月份复活节之前,孔子学院还将到另外六所学校开展此类活动。
孔子学院还大力推广“威尔士证书课程” (Welsh Baccalaureate)。这是威尔士教育机构为14至19岁年龄段中学生设计的一个现代外语证书课程。学生可任选一门外语,修读20小时,获得证书。经孔子学院与威尔士教育主管多方协调,汉语被纳入“威尔士证书课程”。从元月18日起,孔子学院在当地Cathays 中学三个班级进行试点教学,并于 ‘威尔士外语日’(2月9日)时在卡迪夫市政厅为来自10所中学的500余名中学生做了六场教学演示。,孔子学院在该证书课程的总体设计、教学大纲、考核评估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制度标准,已送交当地教育机构审核,可望在威尔士中学广泛推广。
这两项活动均得到了威尔士议会政府和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配套资金赞助,汉语课程在英国成为主流已经初见成效。(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报道)